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始建于1959年,是國家教育部授權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全省首批獨立升格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學院位于風景秀麗的世界文化遺產地、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最佳魅力城市、中國長壽之鄉都江堰市。學院原校區在舉世震驚的“5?12”大地震中遭受重創,在氣壯山河的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中,學院“積健為雄,共克時艱”、“科學重建,科學發展”,2010年秋季,學院新區陸續入住學生,2011年8月,由中央財政投入巨額專項資金支持建設的學院新校區全部完成,學院為全省異地重建速度最快的高校,也是最早投入使用的異地重建的高校,學院正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
辦學理念先進,育人目標明確。學院秉承“教育提升人才競爭力”的育人理念,貫徹“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道路”的辦學方針和“以人為本,依法治校,服務產業,創建特色,在四川和西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發揮示范和骨干作用”的辦學指導思想,堅持“以高職學歷教育為主,以繼續教育、非學歷人才培訓教育和國外合作教育為輔;立足四川,面向西南,輻射全國,依托行業優勢,服務區域經濟”的辦學定位,不斷完善“政行校企,多維互動,共同育人”的辦學體制機制,形成了培養具有“正確的價值取向、良好的信息素養、過硬的專業能力、積極的生活態度”的專門人才的鮮明特色。學院在建設“辦學實力強、育人質量高、校園和諧、特色鮮明、管理規范、知名度高、競爭力強的示范性高職學院”的征程中已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
社會聲譽良好,示范作用突出。學院是教育部人才培養水平優秀級學校,四川省最佳文明單位,四川省人才資源基地,部、省、市職教先進單位,全國輕工系統先進集體,全國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四川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校風示范校,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四川省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四川省高校平安校園優秀單位,四川省教育系統和經委系統“抗震救災先進集體”,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學院黨委是成都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學院工會是“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學院團委是全省“十佳團組織”。學院主要領導擔任了教育部輕工職業技術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全國輕工職業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成都高職中專教育學會理事長,都江堰市社工協會副會長等職務。學院有10多名教師擔任了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各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等職,較好地發揮了高職高專示范作用。
新區規劃科學,辦學條件優越。學院新校區位于都江堰市聚源新區,占地500余畝,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分為教學實訓綜合區、體育運動區和生活后勤區三大片區。新校區由同濟大學設計院規劃設計,新校園設計理念先進,布局科學合理,建筑風格獨特,校園環境優美,教學設備一流,生活條件優越,功能完備齊全。學院積極打造數字化、信息化校園,實行校園“一卡通”系統,集身份卡、借書卡、消費卡、上機卡、醫療卡等于一體,在校園內做到一卡通用。校園大型超市商品種類齊全,學生食堂用餐環境優美,學生寢室全部安裝寬帶網絡接口,寢室衛生間能進行24小時熱水洗浴。學院公共設施安全牢固,交通四通八達,成灌城際快鐵聚源站、成灌高速公路聚源站距學院僅1公里多,到成都市、都江堰、青城山方便快捷。學院建成有輕化實訓中心、機電實訓中心、設計藝術實訓中心、信息實訓中心、素質拓展中心、大學生創業園區和校史陳列室,有各類基礎與專業實驗室100多個;有先進的專業教學儀器和設備;圖書藏量50萬冊;學院承辦的《紙和造紙》雜志,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
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成果顯著。教師隊伍年富力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強的科技開發能力。學院經過50多年的職業教育積淀,擁有豐富的辦學經驗。學院有教授、副教授110余名,講師190余名,碩、博士研究生90余人,“雙師型”教師占教師人數60%以上,并聘任企事業單位的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名師專家、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學院學科門類齊全,專業覆蓋面廣,現已開設了38個高職專業,涵蓋了輕紡、食品、財經、電子信息、制造、環保、旅游、藝術等10個大類。學院建成了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建設型小模式)1個、全國高職高專教育教改試點專業1個、四川省高職高專教育教改試點專業3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省級精品課程11門、院級精品課程21門。近年來,教師承擔了省、部級科研課題30余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00余篇,編著教材、專著150余本,取得了豐碩的學術科研成果。
地址:都江堰市青城路451號
電話:028-87282243